|
對“保潔阿姨背大學生過河”生不出感動2017-06-20 01:37瀏覽數(shù):407次
6月15日,一段名為“保潔阿姨背大學生過河”的視頻在網(wǎng)絡(luò)熱傳。視頻中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的幾名女保潔員背著學生來回趟過積水的舉動引起網(wǎng)友熱議,更是有網(wǎng)友質(zhì)疑稱當代大學生被慣壞了。 看到這樣的新聞,你第一個反應是什么?感覺這事兒充滿了正能量還是為那些學生感到慚愧?當?shù)氐奈⒉┻x擇了正能量,認為這是溫暖的一幕。不過網(wǎng)友們顯然不這么看,松鼠云無心認為:報道不是批評“巨嬰”而是贊揚“正能量”……這樣的報道,價值判斷出了問題。 而時評人曹林則對學生們提出了一連串質(zhì)疑:“水又不深,弄濕鞋又能怎么樣,怕濕鞋,為什么不能脫鞋光腳自己淌過水,你的鞋就比保潔阿姨的金貴,你的鞋就不能濕,你的腳就不能碰水,你的身子就那么嬌貴,你的褲腳就不能卷起,你就該讓人背?” 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已經(jīng)是后續(xù)報道了,媒體去學校采訪了當時的學生和保潔阿姨。參與背學生的保潔員蔡阿姨今年49歲,她說當時學生在互相背,自己也和另外一名保潔員主動提出要幫忙?!皩W生都不好意思,要自己脫了鞋子走過去,但我說脫鞋浪費時間,我順便就背你過去了”。一位同學也表示:被阿姨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女生,有可能身體有特殊情況,當然也不能否認可能有人比較嬌氣,怕弄臟自己的衣服鞋子,但大多數(shù)同學還是選擇了自己走過去或者和同學間互相幫助,“并不是所有人都厚臉皮地要求阿姨背或者認為這件事理所應當”。 當這樣的細節(jié)被補充進來,我想很多人的憤怒會多少平息一些。這里面還是有主動幫忙,有委婉拒絕,有自我反思。學生們的表現(xiàn)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不堪。最起碼,這里面沒有基于權(quán)力或是地位所形成的特權(quán)。 這個小小的新聞,也許會給我們帶來兩點啟示,可能說教訓更合適。第一個教訓是針對我們這些旁觀者的,包括我們媒體,遇到一個新鮮出爐的新聞,爭搶第一落點固然重要,但別急著站隊、表態(tài)和抒情,給真相一點時間。不僅是因為一旦事情發(fā)生翻轉(zhuǎn),會狠狠打我們的臉,這也是對公信力的一種傷害,無論是媒體還是自媒體。 第二個教訓,是針對當事學生們的。說到底,這新聞并不像過去的那些新聞一樣完全反轉(zhuǎn),即使補充了細節(jié),我們也可以說新聞沒怎么失真。保潔阿姨背學生總歸是真實發(fā)生的,學生們就算是半推半就,總歸是沒有拒絕的。 對于90后的學生們來說,他們的成長過程可能始終處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tài),習慣了接受幫助,很少考慮有些幫助會導致價值觀的錯位。當一個保潔阿姨去背一個和她孩子差不多大小的學生,這畫面讓人難以接受。這里沒有起碼的尊重,有的只是人人為我的巨嬰心理。接受幫助的學生顯然缺少自我的獨立性,而沒有個體性的自我,就很難培養(yǎng)出真正的良知,缺乏真正的同情心。 那么一個獨立性的自我對這件事又應該作何反應呢?就是當這樣令人羞愧的場景出現(xiàn)的時候,就要告誡自己這是不對的,要加以拒絕。甚至于,即使當事人問心無愧,但因為可能會被他人誤解,我們也應該有意識地遠離這樣的是非。在瓜田里就不要蹲下來整理靴子,在李子樹下就不要抬起手整理衣冠,不要讓別人誤會你要偷竊瓜果。 從這個角度講,保潔阿姨背大學生過河的視頻被熱傳也是件好事,網(wǎng)友們的批評給學生們補上了一課,這節(jié)課學生們在家庭和學校都沒學到———做一個獨立的、體面的人。還記得電影《社交網(wǎng)絡(luò)》里有一段情節(jié),臉書的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最初剽竊了他大學同學的點子。這對雙胞胎同學想要把扎克伯格告上法庭,但他們也犯嘀咕,盡管說自己有理,但卷入一場官司對于紳士來說始終是不名譽的。我想這就是紳士的品格。 上一篇: 正視保潔員背大學生蹚水的善意
|